国信俱乐部

公证故事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公证故事

公证的故事第五期

时间: 2019-05-06 来源:龙视新闻在线

公证的故事

新闻法治频道联合黑龙江省司法厅国信公证处,推出公证普法节目《公证的故事》,通过一件件真实的公证案例,向您讲述公证背后的故事。现在正值五一劳动节假期,但仍有很多人坚持在工作岗位上,今天我们要讲的公证的故事,他们的工作似乎已经超出了自己的工作范围

1.jpg

    黑龙江省哈尔滨国信公证处公证人员 孔令杰:

    今天要去杨林乡那,相对来说这个人的法律意识不那么强,就像上次我去,本来想跟她讲一讲不接受诉讼材料的后果,结果那个人一进来就开始骂,然后拿个大爬犁就过来了,要抢我的执法记录仪。

 

 

 

    黑龙江省哈尔滨国信公证处的公证人员孔令杰和尹晓夺,近期正在做法律文书的送达工作,在送达的过程中,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。

2.jpg

    法律文书送达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给被告送传票。一般来说,送达的主体是法院,应该由法官来完成,为什么这次去送达的是公证人员呢?

3.jpg

 

    黑龙江省哈尔滨国信公证处公证人员 尹晓夺:

    我们公证处与呼兰区人民法院共同成立了公证与诉讼创新服务中心,送达工作其实是我们这个中心的一部分工作,可以缓解法院案多人少。

4.jpg

 

 

 

    黑龙江省哈尔滨国信公证处公证人员孔令杰说,对于法院传票的这个问题,很多当事人以为只要自己躲过去不签字,就能逃脱法院的判决,实际上这种方式,不仅不能解决问题,反倒增加了经济负担和失信风险,更重要的是错过了提供证据申辩的机会。

    黑龙江省哈尔滨国信公证处公证人员 孔令杰:

    唠一些家常把距离拉近,像今天去送的当事人,他一开始是抗拒的,我们尽量唠一些家常让他把戒备心放掉,然后他就会接受你的诉讼材料,他也是在接受你这个人。

 

 

    公证人员尹晓夺说,有的案件涉及10多户人家,这种情况必须保证这些户人家同时全部签收了相关的法律文书之后,法官才能开庭审理。

5.jpg

 

    时间紧、任务重,这似乎是送达工作的一个常态,为此,公证人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深入到乡村田地找人、调解,常常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,每次回来可以说都是“灰头土脸”。